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 第三方检测 »正文

比特币“火热”显示出现行货币体系的“脆弱”

  来源:新京报2017-01-06点击:190


 

(原标题:比特币“火热”显货币体系“脆弱”)

现行货币体系的脆弱性是比特币盛行的重要原因,对此,相关部门应在现有货币体系框架下逐步开展技术创新的研究。

1月5日凌晨,中国比特币交易平台火币网数据显示,比特币价格突破历史高位8000元,此后更是一度达到8895元。至5日傍晚时分,有媒体报道称,继报价高走接近9000元人民币后,比特币随即跳水,一度跌至7100元上下,历经一场“过山车”。

过去一年间,比特币涨幅高达260%,是时候给“火热”的比特币泼一盆冷水了。当前比特币在主流市场上的主要用途是投机,有90%左右的比特币被用于炒作,而非真实的商业交易,这意味着比特币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是难以避免的,而过度投机背后暗藏着巨大风险——从比特币价格的历史走势来看,阶段性的暴涨暴跌可谓常态。

不过,由于比特币交易仅仅是一个小众市场,且比特币本身的价值难以完全否定,包容其发展仍属必要。事实上,相较比特币市场价格波动本身,比特币暴涨所反映的现行货币、金融体系的缺憾,以及长期以来对金融监管提出的挑战,更值得深思。

首先,社会对于稳定的币值、健全的金融体系的憧憬,是比特币受到追捧的一个深层原因。比特币8年前诞生之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带给社会的不安全感,特别是对现行货币管理体制的不信任,使得比特币被迅速接受。应该正视的是,现行货币体系天然具有超发货币的本能,而比特币的有限性等优良的货币属性则可以规避通胀,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何比特币在近两年全球经济低迷、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下出现暴涨。

其次,网络支付近几年快速发展,作为比特币核心技术的区块链技术也正在得到金融机构的普遍重视,但与此同时,传统的金融服务实际上仍落后于市场需求,这些都在催热前景并不明朗的比特币市场。近几年新经济快速发展,在技术革新的驱动之下,更加便利、开放,成本更加低廉、安全性更高的金融工具广受期待。而长期来看,基于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推动金融进步、乃至开发出可靠的数字货币并非不可能。就目前来讲,只有加快金融行业的效率提升和技术创新,才能让比特币市场走向明朗、可期。

  (来源:新京报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订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