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 第三方检测 »正文

律师解读:比特币狂热背后隐藏哪些“风控杀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7-01-12点击:164


【核心介绍】律师解读:比特币狂热背后隐藏哪些“风控杀手”,比特币 风控 区块链 p2p 交易"/>网易首页应用网  

(原标题:律师解读:比特币狂热背后隐藏哪些“风控杀手”)

律师解读:比特币狂热背后隐藏哪些“风控杀手”

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 陈云峰

比特币近期交易大涨,重获投资者青睐。作为具备投资价值的商品,其市场活跃度高,非常吸睛。特别是今年以来,比特币涨幅超过194%。但比特币毕竟尚属于投资领域的新鲜品种,随之而来的风险我们如何去辨析与规避,不能忽视。

交易平台法律风险

投资者首先要注意的是,这个比特币的交易平台是否合法。由此,对这个平台,要有明晰的法律界定。这得熟悉我国有哪些法律和政策法规对比特币出台过哪些规定。

2013年12月3日,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中规定,提供比特币登记、交易等服务的互联网站应当在电信管理机构备案。

目前,我国主要的比特币交易平台包括Okcoin币行、比特币中国、火币网等等。

针对平台的运作,也有相关的要求条款。

比如,提供比特币登记、交易等服务的互联网站应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要求用户使用实名注册,登记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比特币这种投资产品虽然还属于小众市场,但也违法违规事件迭出。根据我们办案观察。

比特币的侵权案件大致可分两类,交易中被欺诈或被盗。

无论是哪一类,侵权案件发生时,受损方的计算机系统和侵权方的计算机系统往往是分属于不同地区。同时,无论是侵权方还是受损方,都有可能使用移动式计算机。

因此,侵权方和受损方有可能都在移动中(只要有网络连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规定,侵权责任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同时,我国《刑法》中的管辖权原则,都未明确规定何地法院有管辖权。同时,在跨境比特币侵权案件中,由于各国对比特币的立法不同,对比特币定性也不同,所以涉及比特币的相关纠纷的解决相对滞后。

由于比特币的交易是匿名化,且方便快捷可跨国流通,所以有犯罪分子利用交易所平台实现洗钱的目的。

我国《刑法》规定的洗钱罪的行为包括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来源和性质。因此,通过交易所平台购买别人的比特币,再把比特币提出到其他平台或是自己的钱包,通过多次转让,使追踪路径困难或直接无法追踪。之后,再通过境外的交易平台或黑市,也有可能直接境外购买商品等,换成外币来完成洗钱链条的行为完全符合洗钱罪的特征。

因此,比特币平台容易沦为洗钱的工具。

投资者风控要素

比特币交易和传统交易的最大一个区别在于没有第三方监管。

传统的电子交易往往需要通过银行,双方交易的确认只能依赖于平台,但比特币交易没有第三方的参与,导致双方交易的成功完全取决于双方的诚信度。一旦一方出现违约,另一方的权益就很难得到保障。

根据笔者了解,比特币交易平台刷量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虚报交易量。二是设立账户,挂一个程序进行高频“对倒”。比特币交易平台允许自交易,挂一个程序在技术上不是什么难事。交易平台只需设定该账户仅接受某一区块链地址的交易对手,实际就是该账户本身。这种对倒表面上形成了交易,实质没有发生比特币转移,交易平台在做大交易量的同时无需承担价格波动风险。三是设立两个账户,通过程序实现两个账户之间的高频对倒。

比特币交易平台刷量使投资者面临风险隐患。交易量影响价格波动,导致投资者尤其初级投资者利益受损。

除了前述风险,由于比特币匿名性和追踪困难,很容易隐匿这部分资产,又由于法律的缺失,国家税务部门无法进行监管,逃税也就产生了。

另外,投资者遗失、被盗风险也需要加强把控。比特币毕竟是建立在全球P2P网络上的去中心化货币。这意味着,没有任何组织和个人能够控制已经发行出来的比特币的所有权,因此也没有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能力冻结比特币。比特币财产完全是由自己掌控的,如果电脑上面的比特币因为中病毒或者黑客入侵被盗,很难找回。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一个用户丢失了他的钱包,其后果是其中的资金退出流通。丢失的比特币和其它比特币一样依然存在于块链中。但是丢失的比特币将永远处于休眠状态,任何人都无法找到可以再次使用这些比特币的私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订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