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期刊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期刊首页» 王大珩专题 »正文

1999年王大珩院士在本刊新春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03-15点击:826


【核心介绍】仪器科技的进展代表科技的前沿,也代表国家现代化实力--王大珩院士在本刊新春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科学仪器刊物在中科院创办已有50   

仪器科技的进展代表科技的前沿,也代表国家现代化实力

--王大珩院士在本刊新春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科学仪器刊物在中科院创办已有50年历史了。科学院建院初期要购置大量的科学仪器,钱临照教授(后来当了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知识广博,当时他提出办一个科学仪器刊物,并当了这个《科学仪器》刊物的主编。英国有个仪器评论刊物,美国也有个科学仪器评论的刊物。中科院的《科学仪器》刊物当时也受到国内科技界的重视,但办到文化大革命就停了。八十年代后期才又复刊,叫做《国外科学仪器》,1991年更名为《现代科学仪器》。

半个世纪来我从事的专业是光学仪器,为此,我一直关心我国的仪器仪表的发展。1956年制定12年科学远景规划,共57项,其中第54项是科学仪器。在国家技术委员会中设有一个专家小组,每年开一次会,讨论贯彻实施仪器规划的问题,很有成效。

关于我国仪器工业的发展,仪器界有个说法,叫“三起三落”,重视时就有一个副部长兼管仪器仪表工业,逢到精减机构,仪器管理机构常是首当其冲。最盛时期有一个总局管仪器仪表。改革开放,机构调整,由局改为处,现在处也没有了。

目前,国家科学技术部从科研条件的角度来管仪器,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宣传工作。

我最喜欢说的三句话: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机器是改造世界的工具,改造世界是以认识世界为前提的。

仪器的功能在于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获取被检测对象运动或变化的信息,通过信息转换和处理,使其成为易于人们阅读和识别表达(信息显示、转换和运用)的量化形式,或进一步信号化、图象化,通过显示系统,以利观测、入库存档,或直接进入自动化、智能化运转控制系统。

仪器是一种信息的工具,起着不可或缺的信息源的作用。仪器技术是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的,仪器工业是信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把仪器看成是机械设备,将仪器技术作为从属于机械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现代仪器也不是单纯的精密机械加光学、电学,而常是光、机、电、计算机、材料、物理、化学、生物等先进技术的高度技术综合高技术,仪器的进展代表着科技的前沿,也代表国家现代化的实力。

通过仪器的观察、分析、测试的结果,用来控制生产过程使之规范化。仪器也可以评定产品质量的优劣,在有关国家法制的实施中起着技术监督的“物质法官”作用。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生产,从粗放经营转变成集约化经营,改造传统工业,产品要规范化,企业要创出名牌,仪器和测试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科学、高新技术的研究过程没有高质量的仪器是办不到的。“两弹一星”的成功,没有测试仪器也是不可能的,它们是重大工程实施的基础设施。

马列主义认为生产力的三要素:人、工具、资源(条件)。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是生产力的必要的第二个要素。《现代科学仪器》刊物也是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二要素服务的。现代科学仪器刊物办起来很费劲,因为须有广博的现代科技和生产知识作为后盾。过去在科学院办刊物是一种文化表现,体现社会效益。改革开放后,更注重经济效益,这个杂志要搞知识创新。不仅看到市场经济,还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附带有一种社会责任,倡导精神文明,提倡“两弹一星”精神与市场经济统一,这大有文章可做。

现在有一种说法: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怎样转化才成为生产力?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说科学技术起先导、牵头的作用。高技术产业化,科学技术起排头兵的作用,排头兵也是兵。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说法就是将科学技术排除在生产力之外。过去科学技术在产业化中名义上是排头兵,实际上没有起作用,因机制没有跟上,思想也没有跟上。

十五大以后,今天搞高科技产业化,就是要将科技和经济密切结合起来,科学技术才能起排头兵作用。

 

(本刊记者胡柏顺根据王大珩院士在19991222 本刊新春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录整理)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权威资讯


点击排行


行业标准


相关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