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利鲁唑浓度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利鲁唑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03mol/L磷酸二氢铵(80:20,V/V)为流动相,乙醚为提取剂,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65nm:结果:利鲁唑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1 000ng/ml,最低检测浓度为5ng/ml;高、中、低3种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9.51%、95.74%和97.12%.日内RSD≤1.17%、日间RSD≤6.48%(n=5) 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人体药动学研究。
关键词:利鲁唑;血药浓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鲁唑(Riluzole,RLZ)是一种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新药,不仅是第一个获美国和欧盟批准用于治疗ALS的药物,也是至今国内唯一获准用于ALS治疗的药物。其血样检测方法国内未见文献报道,国外采用液质联用检测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多采用同相萃取法提取药物。笔者在此建立了以液相萃取法提取药物(乙醚为提取剂)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人血浆中RLZ浓度的方法。
1 材料
1.1 仪器
P230液相色谱仪,包括DAD230二级管阵列紫外检测器、AS230 自动进样器、EC2000色谱化学工作站(美国惠普公司);Diamonsil C18色谱柱(美国迪马公司,250mm×4.6mm,5μm);漩涡混合器(上海医科大学仪器厂);电子天平(瑞士Sartorius);12-24型微量高速离心机(美国IEC公司);真空干燥箱
(德围MMM 公司)。
1.2 药品和试剂
RLZ片剂(力如太,Aventis制药公司);RLZ对照品(北京万全药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030422,含量>99.3%);内标物β-萘酚(北京瀛海精细化工厂,批号:990113,含量>99.5%);甲醇(色谱纯,美国迪马公司);水为超纯水,其余均为分析纯。
1.3 对照品和内标溶液
准确称取RLZ100.0mg,加入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置于冰箱4℃避光保存,临用时用甲醇稀释成所需浓度的RLZ对照品溶液 内标溶液:β-萘酚浓度为20μg/ml的甲醇溶液。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sil C18反相柱;流动相:甲醇一0.03mol/L NH4H204(80:20,V/V);流速:0.8ml/min;柱温:40℃;紫外检测波长:265nm;满标吸光度值(AUFS):0.01。
2.2 样品处理方法
取0.4ml含药血浆,置于2.0ml锥形离心管中,加入浓度为20μg/ml的β-萘酚20μl,快速振荡数秒,加入1.2ml乙醚,密塞,旋转振荡40s,12000r/min离心3min,吸取有机层,置于1.5ml锥形离心管中,32℃真空干燥至干。进样前加入60μl甲醇溶解,快速振荡数秒溶解残渣,吸取15μl进样。
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20名健康志愿者0.4ml空白血浆9份,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RLZ对照品溶液,振荡数秒,使血浆药物浓度相当于0、5、10、25、50、100、250、500、1000ng/ml,按“2.2”项下方法处理。经RP-HPLC分析,以测得的RLZ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之比(X)为横坐标,以血浆RLZ浓度(Y)为纵坐标,得到RLZ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1000 ng/ml。回归方程Y=3.26X+3.46,r=0.9999。当R=3时,最低检测浓度为5ng/ml。β-萘酚和RLZ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5min、6.2min,理论塔板数>3000,分离度>4,拖尾因子=9.52-1.41。
2.4 回收率及精密度试验
取高、中、低3种浓度(500、250、50ng/m1),分别制作提取前、后的两组样品,经色谱分析,比较峰面积,得到的提取回收率均大于90%。按“2.3”项下方法分别配制高、中、低3种浓度样品,在1d内重复5次和在2wk内重复5次测定其浓度,计算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及相对回收率。
2.5 稳定性试验
按“2.3”项下方法分别配制高、中、低3种浓度的3组共18个样品(双样),置于一20℃下冻存,1wk、3wk后分别进行色谱测定。结果,与放置前比较,未见冻存样品的药物浓度降低。
2.6 质控样品的制备和控制方法
按“2.3”项下方法分别配制中浓度(250ng/m1)36个血浆样品(一式9份),置于一20℃冻存,备用,此即为质控样品。每天检测血样品前须先检测质控样品,如果质控样品相对回收率均在85%~115%内时,即可认为仪器检测正常,否则须检查整个操作过程以及仪器原因。
2.7 临床应用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次口服RLZ lOOmg片后分别于0、0.25、0.5、0.75、1、1.25、1.5、2、3、4、6、8、10、12、16、24h取静脉血5ml,按“2.2”项下方法进行色谱分析,经3p97程序进行模型拟合,药一时曲线符合二室线性动力学模型,其药动学参数,平均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
3 讨论
笔者在190nm~400nm波长范围内对样品溶液进行紫外扫描.发现在225nm和265nm处均有一吸收峰,与文献报道相似,故选择265nm为检测波长。
笔者试用甲醇一水为流动相,配制两者不同比例的混合液后均发现RLZ峰前倾,出峰时间早,峰形对称性差;用0.3mol/L的乙酸铵代替水后,峰结果对称性好,出峰时间推迟,但灵敏度不高;用0.03mol/L的磷酸二氢铵代替乙酸铵后,结果峰形对称性好,检测限也低;再改变与甲醇的配比发现,当两者体积比为(80:20,V/V)、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40℃时出峰时间理想,故采用此色谱系统。
笔者分别使用乙醚、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氯仿为提取剂提取血浆中药物,经过比较发现,正己烷提取率最低,乙醚的提取率最高,故采用乙醚作为提取剂。国外文献中提到的内标物在国内很难得到,经过对卡马西平、苯妥英钠、β-萘酚、地西泮等物质或药物进行比较,笔者发现β-萘酚作内标物较理想,在乙醚中提取率高,与RLZ能完全分开且不发生相互作用。在试验中,笔者发现,空白血浆在内标出峰处有一杂质峰,但由于该杂质峰峰高和峰面积与内标物比较均很小,不会对RLZ的浓度测定产生影响。采用乙醚一次性提取后用甲醇定容,进行紫外色谱分析,所取血浆量仅为0.4ml、进样量仅为15μl便可达到实验要求,既提高了灵敏度又减少了样品杂质,保证色谱柱能进行大量样品的连续分析。本实验操作过程简单、快速,检测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以作为临床常规RLZ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药动学的研究。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