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含量(儿茶素,表儿茶素)测定方法
儿茶为豆科植物儿茶Acacia catechu (L.f.)Willd.的去皮枝、干的 煎膏。为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品种。其含量测定方法200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文献报道的多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另外,也有薄层扫描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等。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色谱条件除药典所载外,现举例常用的几种。
⑴ 2005版药典儿茶含量测定项: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4mol/L枸橼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45: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35℃。理论板数按儿茶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0.02克,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水(1:1)40 ml,超声处理20分钟,并加甲醇-水(1:1)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⑵ 杨君等采用HPLC法测定大叶钩藤中表儿茶素的含量。HP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惠普公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ODS Hypersil色谱柱(5μm,250mm × 4m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冰乙酸(18:2:79.5:0.5)。药材用50%甲醇超声提取后,加盐酸酸化,醋酸乙酯萃取。结果回归方程为Y=1499X+4302,r=0.9999,线性范围1.26~ 25.15μg。
⑶ 于健东等采用HPLC法测定测定了8种中药材和3种儿茶制荆中儿蔡素、表儿萘素含量。PE LC-20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C18柱(10μm,4.6×150mm;理论塔板数按儿茶素计算大于3O00。流动相:0.04mol/L柠檬酸-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45:8:2,v/V),流速:0.8 mL /min柱温:35℃ 。检测波长:280nm。该方法可以控制儿茶药材及其制剂质量,并有一定的专属性。
⑷邓思珊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茶多酚中6种儿茶素的含量。岛津LC-4A高效液相色谱仪,SPD-2AS紫外检测器.C-R2AX数据处理机。:色谱柱:Hypersil BDS(4.0mm×150mm,5μm );流动相:A相为乙腈-2%冰醋酸(2:lOO),B相为乙腈-2%冰醋酸(30:70),梯度洗脱,30min内完成。流量:1 ml/min;柱温:36℃ ;检测波长:280nm。相对标准偏差在0.6% ~3.5%之间,回收率在97% ~104%之间。
⑸袁吕江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组分的含量。色谱仪:Waters公司产品。色谱柱μBondapak C18 3.9mm i.d.×300mm。流动相:乙酸-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水=2 : 3:35:160;流量梯度洗脱:O-16min为1.5ml/min;16min以后逐渐增至2ml/min;检测波长280nm。样品处理:丙酮水溶液浸泡→正戊烷萃取(除去叶绿素的干扰)→下层液氯仿萃取(除去咖啡碱的干扰),取上层液。
⑹罗晓明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茶叶中儿茶素的含量。LC- l0高效液相色谱仪(SHIMADZU);SCL-IOA 紫外可见检测器(SHINADSU);Alltima C18色谱柱(5μ4.6× 250mm,ATTECH);CR7A数据处理仪(SHIMADZU)。水-甲醇-乙酸(73.0/23.0/2.0)为流动相.在流速为1.0 mL/min。柱温3O℃。检测波长280nm时等度洗脱分析样品。分析时间仅为25min,线性范围为0.8~ 90 mg/mL (r=0.998~0.999),回收率为98.2% ~100.3% ,检测限为5~ l0ng。
有文献报道由于儿茶素类经长时间加热易氧化,因此宜采用短时间加热、冷程、超声波等提取方法。而且样品配好后应尽快进样,不宜贮存,标准溶液同样不宜贮存。
二、薄层扫描法
李洁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孩儿茶中消旋儿茶素的含量日本岛津CX-90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展开剂为甲酸:乙酸乙酯:甲醇(4:4:1),λs=600nm,λR=280nm。狭缝为1.2×1.2mm,光源为D2灯,线性参数S=3其回归方程为:Y=13.25+1031.31X;r=0.9992,在4.0~8.0μg/ml内呈线性,回收率在99.6 -102.8之间,
三、比色法
金在久等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在高氯酸存在下,以比色法测定儿茶胶囊中儿茶素的含量。UV-220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取样品氯仿-甲醇溶液点样,经制备型薄层层析展开,刮取儿茶素斑点谱带,用乙醇洗脱,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高氯酸显色剂,离心,取上清液,以显色剂为空白,于55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在6.92~41.52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儿茶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7.51% ,复方儿茶胶囊中儿茶素的平均含量为43.2mg/g,RSD为1.19%(n=5)。
魏毅等采用改良香荚兰素比色法测定茶多酚口古片中儿茶素含量。265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岛津),120-02紫外分光光度计。方法:样品乙醇液分别加水10mL,1%香荚兰素浓盐酸液加至刻度,摇匀,40min后,于505nm测定吸收度,在7.58~53.05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8)。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测定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时,上述方法操作都较简单,结果准确。但随着分析仪器的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其稳定、可靠、高效的特点,以成为中药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有报道用纸色谱法对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进行分析,但纸色谱法时间长(30~40小时),灵敏度低,准确性差,且分析手段繁琐。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