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仪器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字典» 应用方案 »正文

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2017-03-02点击:165
类型:


 

    近年来,汉川县紧紧围绕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先行地的战略目标,依托“大禹故里、熊猫家园”两大文化旅游品牌和现代生态农业蓬勃发展的优势,按照“农旅统筹、全城景区、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的思路,坚持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宣传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促进农民有效增收的主要途径,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汉川县已被评为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有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有省级示范休闲农庄3个,到2014年底,乡村酒店、农家乐达500余家,接待国内外游客705万人次、同比增长16.6%,实现旅游总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20.5%:农民人均纯收入9590元,同比增长26%。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40%以上,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一、主要成效
   (一)休闲产业初其规模。到目前,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点达到10余个,投资总顿累计达到5亿元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2.5亿元,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农民就业近2000人,尤其是三江,水磨、漩口等地初步形成了点片相连的休闲农业产业群。
   (二)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休闲农业从原先的自发发展、低层次的个体经营为主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企业化规模化经营为主,形成了一大批规划科学、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休闲农业企业。尤其是近年来以汶川县大力发展生态庄园经济为依托,集中连片打造休闲农业的村逐年增多,涌现出了三江鹞子山养身堂、漩口核桃坪赵公福地生态庄园、大禹农庄等一批发展质量较高、整体实力较强、其有一定知名度的休闲农庄。
   (三)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在发展休闲农业中,注重发挥当地资源特色,尤其是近年来开发建设的生态经济庄园,充分考虑区位、资源、市场情况以及发展趁势,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道路。目前,全县休闲农业已经从原来比较单一农家乐型向农事体验、展示教育、休闲度假等多类型、多业态发展的良好趁势,能够满足城市居民不同层次的休闲消费需求。
   (四)农业功能不断拓展。2013年以来,我县开始建设了一批生态经济庄园,三江鸽山养生堂庄园、漩口赵公福地生态庄园、大禹农庄等已建设成为省级示范休闲农庄。生态庄园的建设,将农业从单一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就业增收、生态涵养、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满足城乡居民走进自然、认识农业、体验农趣、休闲娱乐的需要,使农业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把农业变成快乐高效的产业,进一步推进了农业功能拓展和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经验与做法
   (一)科学合理规划,注重整体建设布局,突出自然生态优势,挖掘农耕及藏羌民族文化内涵。把休闲农业旅游与民族风情重构、环境优美幸福家园同规划、同部署,先后编制了《汶川岷江河谷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汶川县新农村建设及产业发展规划》、《汶川县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发展规划》、《汶川县生态经济庄园建设规划》等规划来指导建设。在建设中,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了特色农业产业。同时把集镇作为一个小城来设计,把村庄作为一个景点来建设,形成了以映秀、漩口、水磨、三江为南区的汉川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区和以绵虒、威州、龙溪、雁门为北区的羌文化生态体验区,南区种植猕猴桃、茶叶、花卉等发展映秀体验游、水磨休闲游、三江度假游,北区种植甜樱桃、核挑、花卉等发展绵虒农耕劳作体验游、县城重建成果感受游、古寨文化体验游,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错位发展,形成产业有特色、处处是风景的发展格局。
   (二)区分地域差异,分块发展主导产业。充分发挥独具汶川特色的地理区位优势和立体气候差异优势,加快发展高品质、高效益、高质量的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建设以甜樱桃、猕猴桃、核桃、花卉、现代畜牧业为生导产业的“农业五千万”工程,带动茶叶、中药材、青(红)脆李、杏枣等特色小水果等的展,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形成“一村一品”的规模化生产格局,使特色农业产业带成为观赏体验风景带。先后建立健全一批以汶川甜樱桃博览园、花卉科普园、果品采摘园为代表的标准化农业园区,使每一个农业园成为清洁型、花园式景区,全县共建成了11个特色魅力乡镇、 20个精品旅游村寨、91个幸福美丽家园。规范、建设、发展500余户星级农家乐,因地制宜开发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店、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等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汶川吃得放心、住得舒适、游得畅快,购得满意、玩得尽兴。
   (三)整合资源资金,利用项目支撑带动。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全社会参与”的原则,整合资金资源,引导群众、企业主动投入参与休闲农业建设。2015年,以“增量提质、振兴产业、建设幸福汶川”为工作基调,紧紧围绕“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抓住“振兴产业、群众增收”两个主要任务,整合资金31亿元统筹推进“一园”、“两区”、“三基地”、“八大工程”建设。计划投资4708.63万元,实施项目8大项107小项,建设威州镇秉里环线经济庄园、克枯乡大寺巴布纳经济庄园、绵虒镇三官庙樱桃经济庄园、漩口镇群益赵公福地经济庄园、映秀镇甜蜜黄家经济庄园、水磨镇水磨花谷经济庄园、水磨镇龙神岗经济庄园、大禹农庄等生态经济庄园,通过“一园”、“两区”、“‘三基地”、“八大工程”的建设,极大改善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
   (四)依托节庆活动,加强品牌宣传推介。按照“以节会友、以节拓市、以节富民”的思路,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会议论坛、旅游商品展览等多种形式,拓展营销渠道,整体包装策划、着力推介“高原、生态、有机”农产品品牌,促进汶川休闲农业旅游涨名气、聚人气、增商气。汶川先后举办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三江珙桐文化旅游节、甜樱桃节、大禹文化旅游节、中国汶川水磨古镇文化旅游节、中国汶川大禹精神与华夏文明学术论坛、四川与香港青年企业家论坛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增强汶川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外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同时,我们加强了与省内外网络、纸质等媒体的合作,立足汉川、面向成都、走向全国,借助媒体广泛宣传汶川休闲农业新形象,让更多人认知汶川,走进汶川、留恋汶川。
       我公司(成都岛津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骆国文先生参与了本地会议,并对甜樱桃、猕猴桃、核桃、花卉的种植培育及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进行了经验交流,提出了在发展休闲农业的同时注重农产品安全检测的看法,将汶川县发展成为高质量的休闲农业旅游地。并申明我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借鉴各地休闲农业发展经验,积极探索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配合汶川当地的发展情况,努力营造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氛围,扩大休闲农业影响力,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