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种养结合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近年来,宜汉县围绕推进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发展,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打破常规,种养结合,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友好。
一、因势利导,循环农业发展富农增收
宜汉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因势利导,大胆探索,大力推进种养结合,发展循环农业,探索形成了多种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成效显著。
(一)变废为宝转化模式。积极推广“桔秆—食用菌—机肥”模式,利用农作物生产废弃枯秆粉碎后与其他基质配伍用作食用菌种植基料,种植香菇、杏鲍菇、金针菇等,或者将桔杆直接还田生产大球盖菇、双孢蘑菇,在食用菌采收后,将菌袋统一回收到有机肥生产厂,经发酵添加其他微量元素后生产有机肥。该循环模式的推广应用,不仅丰富了食用菌生产的原材料来源,减少了林木资源消耗,还降低了食用菌的生产成本和下茬作物的化肥投入,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稻草种大球益菇模式,水稻亩平可节本增效达300元左右,更重要的是为农作物废弃物循环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生态效益明显。2014年,以“农作物枯杆一食用菌一有机肥”模式发展食用菌8000万袋,节约生产成本4000万元、劳动成本6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大发展,建成宜汉方斗现代食用菌产业园、黄金黑木耳基地、老君高山高品质香菇基地、天生大球盖菇粮经复合基地,发展食用菌3亿袋,实现产值13亿元。同时回收利用废弃菌袋、畜禽粪便建成年产5万吨有机肥生产厂,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
(二)内部循环模式。积极推广“畜一沼一饲草一畜”模式,利用畜禽粪水进入沼气池进行发酵处理,沼气供牧场生活和生产用能源;沼液沼渣进入牧草生产基地和养殖场周边的种植业基地,基地生产牧草作为优质畜禽饲料。这种循环模式不仅减少养殖户饲料投入,直接为养殖户创造经济效益,同时还减少农业废弃物面源污染,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
(三)种养结合模式。通过大力发展优质牧草种植,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技术,促进宜汉县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引进推广了一年生黑麦草、三叶草、紫花苜蓿、高丹草、墨西哥玉米等优质牧草品种,全县种植优质牧草和饲用作物10多万亩,秸秆综合利用26万吨,初步实现了“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实现年增加产奶3000吨,增加出栏肉牛20000头,增加出栏商品羊50000只,新增产值3. 3亿元,有效增加了畜产品市场供应,丰富了居民菜篮子,增加了养殖企业和农民经济收入。
(四)间套复合模式。一是水稻收获后,利用稻草覆盖免耕直播抢种一季晚秋洋芋,秋洋芋收获后,稻草还田做底肥。该循环模式不仅具有省工省力省时以及保温保湿防渍除草和节本、增产、增效的作用,而且稻草还田有助干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降低化肥投入量。与传统种植方式比,亩平节本增效200元左右,已在全县优势区域推广应用。二是玉米秸秆做灵芝菌袋基料,再套种玉米行间,不争水,不争光、不争肥、不争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千斤粮、万元钱”高产高效典型复合模式。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循环农业持续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近年来,宣汉县切实加强循环农业的探索与发展,成立了循环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部门联动、资金整合、整体规划和统筹发展,为循环农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有效促进了循环农业的高效、快速发展。
(二)狠抓资金投入,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一是加强项目整合,整合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项目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等项目,统筹安排,在推进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同时,树立循环农业理念,注入循环农业因素,落实推进举措,切实加强对循环农业的支持。二是加强专项资金的支持。每年从县级支农资金中拨付循环农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重点对利用畜禽粪便建设沼气池、生产有机肥等循环利用和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青贮秸秆养殖草食家畜等环节进行扶持。三是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循环农业进行支持,协调县内各大商业银行,为发展循环农业的农民专合社、生产企业提供借--贷支持。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宣传和引导,吸收民间资本、民营企业发展循环农业。
(三)加强院县合作,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省农科院、畜科院大力开展院县合作,利用专家人才优势,引入新模式、新技术,开展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加强对循环农业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创新组织形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验主体。依托天友西塔、佳肴、锦宏蜀宣等龙头企业,通过专合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带动农民发展循环农业,强化技术指导,提升种养结合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三、创新探索,循环农业发展大有潜力可挖
循环农业是篇大文章、是个大方向,方兴未艾,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下一步,我们将以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更大的力度加以推进。
(一)重点加强对食用菌高效利用发展循环农业研究推广。宜汉是食用菌生产大县,产生的菌渣量大,种植食用菌对菌袋的营养消耗不完全,将借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优势,帮助牛羊养殖基地与食用菌生产企业结对子,探索研究将食用菌企业的废菌渣通过处理来饲喂牛羊,牛羊粪再生产有机肥、专用肥还田还地改善土壤、改善生态环境,快速推进“牛一菌一肥”发展新模式。
(二)重点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促进现代农业循环发展。农产品精细加工是对农产品高效利用发展循环农业最重要的补充和完善,将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对玉米水稻、油菜、食用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的细化分类处理。提高综合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
(三)重点推进玉米青贮和规模化养殖。充分利用蜀宣花牛中国南方第一牛这一品牌优势和宣汉玉米在西南地区第一高产的生产优势,推进玉米青贮规模化、商品化和标准化,促进牛羊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两个第一效应的累加和倍增。
我公司(成都岛津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骆国文先生在会议上对本次会议制定的方针予以肯定和支持,并对黑麦草、三叶草、紫花苜蓿、高丹草、墨西哥玉米等牧草的种植方法、贮存方法进行了讲解,并针对铡草机进行了技术讲解,使农户能够顺利的掌握牧草从种植到后期贮存的最优方法,利用自身优势,做到高产高效。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