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与肉制品 钙含量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肉与肉制品 钙含量测定
Meat and meat products-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和肉制品中钙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肉和肉制品中钙含量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GB 9695.19 肉与肉制品 取样方法
3 原理
试样经灰化后制成稀盐酸溶液,在弱酸性溶液中,钙离子与草酸根离子生成草酸钙沉
淀。过滤后,将沉淀溶于硫酸溶液中,然后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根离子,求出钙
的含量。
反应式为:
CaCl2+(NH4)
CaC2O4+H2SO4=CaSO4+H
5H
4 试剂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所用水为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4.1 盐酸(GB 622):1:1溶液。
4.2 硫酸(GB 625):1:5溶液。
4.3 硫酸(GB 625):1:24溶液。
4.4 甲基红(HG 3-958):0.1%乙醇溶液。
4.5 尿素(GB 696)。
4.6 草酸铵(HG 3-976) :3%溶液。
4.7 氢氧化胺(GB 631): 1:49溶液。
4.8 高锰酸钾(GB 643): 0.02N标准溶液。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按下式计算:
式中: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Y——滴定时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用量,mL。
5 仪器和设备
5.1 实验室常规设备。
5.2 绞肉机:不锈钢质,孔径不超过
5.3 坩埚:石英或铂质。
5.4 玻璃过滤器:G4。
6 试样
6.1 按GB 9695.19取样。
6.2 取有代表性的试样
6.3 绞好的试样要尽快分析,若不立即分析,要密封冷藏贮存,防止变质和成分发生变化。贮存的试样在启用时必须重新均质。
7 分析步骤
7.1 试样前处理:称取试样
7.2 测定:将灰分用1:1盐酸2.5mL溶解,转移到100mL烧杯中,稀至50mL,此时试样溶液的盐酸浓度为1%。在试样溶液中加甲基红指示剂3滴、草酸铵溶液10mL,再加尿素
而后继续用稀氨水洗液洗涤沉淀物4~5次。将滤纸连同沉淀置于原烧杯中,用玻璃棒将滤纸摊开并贴附于烧杯壁上,用1:24热硫酸溶液50mL将沉淀冲下溶解。待沉淀完全溶解后,在水浴中加热至60~80℃,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乘热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将滤纸全部浸入溶液中,搅拌,继续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30s不褪色为终点,滴定至终点时溶液温度不应低于
8 分析结果的计算
计算公式:
式中:X——钙的含量,mg/kg;
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V——滴定时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用量, mL;
m——试样的质量,g;
0.020 040——钙的毫克当量。
当分析结果符合允许差的要求时,则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精确到0.1mg/kg。
9 允许差
由同一分析者同时或相继进行的两次测定的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10%。
附 录 A
原子吸收法
(补充件)
Al 原理
试样经灰化后制成1%的盐酸溶液,以锶或镧溶液消除阴离子效应,原子化后,在422.7nm处测定,其吸收量与钙浓度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测定钙的含量。
A2 试剂
所用水为重蒸馏水。
A2.1 硝酸锶(GB 669):10%溶液。
A2.2 碳酸钙(GB 1898)。
A
A
AQ 仪器和设备
A3.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A4 分析步骤
A4.1 试样前处理:称取试样3~
A4.2 试样溶液的制备:将灰分用1:1盐酸2.5mL溶解,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吸取上述溶液10.00mL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1:1盐酸2mL、10%硝酸锶溶液2.5mL,定容,混匀,此时试样溶液的盐酸浓度为1%。
A4.3 标准系列溶液的制备:吸取钙标准工作液0、1、2、3、4、5mL,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1:1盐酸2.5mL、10%硝酸锶溶液2.5mL,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时容量瓶中溶液的钙浓度分别为0、2、4、6、8、10μg/mL,盐酸浓度为1%。
A4.4 测定:将制备好的标准系列溶液、试样溶液、空白溶液分别喷入火焰中,测定其吸收值。测定条件:灯电流7.5mA,波长422.7nm,狭缝1.3nm,空气流量
同一试样进行两次测定,并做空白试验。
A5 分析结果的计算
式中:x——钙的含量,mg/kg;
m——称取试样的质量,g;
c——从标准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样溶液的钙浓度,μg/mL。
当符合允许差所规定的要求时,则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精确到0.1mg/kg。
A6 允许差
同高锰酸钾间接容量法。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食品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气清、王绪茂、冯晓红、王学平。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