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测定—氢化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氢化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为0.01~0.08μg/mL;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γ为 0.9985。若用大流量采样法,采样体积
25μg/mL以下的Fe3+、Zn2+,10μg/mL以下的Mn2+,0.01μg/mL以下的 Sn2+对 0.04μg/mL铅的测定无干扰。
2 原理
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被采集在滤料上,经高氯酸-硝酸消解,铅与硼氢化钠反应产生铅化氢,导入石英管热分解原子化器中,被分解为铅的原子蒸气,于283.3nm的特征谱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定量。
3 试剂
实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或二次全玻璃蒸馏水。
3.1 滤料:孔径0.8μm微孔滤膜或49型玻璃纤维滤纸。滤料规格随采样器而定,要求见FHZHJDQ0195第一、二节。
3.2 高氯酸:ρ20=
3.3 硝酸:ρ20=
3.4 盐酸:ρ20=
3.5 (1+9)高氯酸-硝酸溶液。
3.6 2%(体积分数)盐酸溶液。
3.7
3.8
3.9 过氧化氢:ρ(20/40)=l
3.10 标准溶液:准确称量
4 仪器
4.1 大流量采样器、中流量采样器、小流量采样器规格、性能和使用方法、见FHZHJDQ0195第一节。
4.2 高型烧杯: 50~70mL。
4.3 微量注射器:25μL。体积刻度应校正。
4.4 自控电热消化器:可控温度范围100~
4.5 铅空心阴极灯。
4.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氢化发生器。
5 采样
TSP和PM10采样;大流量采样法采气
以上各种采样方法可任选一种,操作步骤同FHZHJDQ0195第一、二节。
6 操作步骤
6.1 测试条件
分析时,应根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和性能,制定能分析铅的最佳测试条件。
火焰原子吸收法仪器测试条件
波长: 283.3nm;
灯电流: 3mA;
氮气流量:
空气-乙炔贫焰。
6.2 绘制标准曲线和测定校正因子
在作样品测定的同时,绘制标准曲线或测定校正因子。
火焰法标准系列
|
0 |
1 |
2 |
3 |
4 |
5 |
100μg/mL Pb标准溶液V/μL |
0 |
2.5 |
5 |
10 |
15 |
20 |
铅浓度/(μg/mL) |
0 |
0.01 |
0.02 |
0.04 |
0.06 |
0.08 |
于各杯中加入5mL(1+9)高氯酸-硝酸溶液,盖上表面皿,置于自控电热消化器上,加热并保持温度在185±
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测试条件,按要求连接氢化发生装置,分别准确量取3.00mL标准系列中各浓度点的溶液于反应瓶内,加入1mL
f=Cs/(hs-ho)
式中: f ——校正因子,μg/mL或 μg/(mL·mm);
cS ——标准溶液浓度,μg/mL;
hS ——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或峰高(mm);
h0 ——空白溶液平均吸光度或峰高(mm)。
6.3 样品测定
取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滤料
7 结果计算
7.1 标准曲线法
C=25*(h-ho)*Bs*S1/(Vo*1000*S2)
式中: c ——空气中铅浓度,mg/m3;
25 ——制各样品溶液的体积,mL;
h ——样品溶液平均吸光度或峰高(mm);
h0 ——空白溶液平均吸光度或峰高(mm);
Bs ——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的计算因子,μg/mL或μg/(mL·mm);
S1 ——样品滤料的总过滤面积,cm2;
S2 ——分析时所取样品滤料的过滤面积,cm2;
V0 ——换算或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m3。
7.2 单点校正法
C=25(h-ho)*f*S1/VO*1000*S2
式中: f ——用单点校正法得到的校正因子,μg/mL或 μg/(mL·mm);其他符号同上式。
8 精密度和准确度
当铅浓度为0.01、0.04、0.08μg/mL时,相对标准差分别为4.6%、2.3%、3.8%,样品0.01~0.06ug/mL加标回收率平均为94.5%。
9 参考文献
9.1 崔九思,王钦源,王汉平主编,大气污染监测方法(第二版),pp. 690~694,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1997
9.2 武汉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院段奇翠等.氢化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车间空气中汞、砷、硒研究报告,1993
附录
铅的基本性质
铅(Pb)为银灰色质软的重金属,原子量207.19:相对密度11.35(
铅是一种蓄积性毒物,其毒性决定于在人体组织内的溶解度,氧化铅易溶于水,毒性较大,而硫化铅极难溶于水,毒性较小。另外颗粒大小也起很大作用,颗粒小者,毒性就大,反之即小,如铅的尘粒为1μm,氧化铅2~3μm,均易被吸收,发生中毒的可能性较大,而硅酸铅约20μm,发生中毒的可能性就小。铅急性中毒的表现为口内有金属味,流涎、出汗、恶心、呕吐、阵发性腹部绞痛,便秘或腹泻,头痛,血压增高,严重者抽搐,昏迷瘫痪,循环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神经衰弱症候群,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中毒性脑病,铅线,口内金属味,便秘,腹绞痛,轻度贫血等。
铅的测定方法甚多,近几年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氢化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催化极谱法、双硫腙比色法、中子活化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以及X射线荧光法等,而上述前四种方法国内应用广泛。
/uploadfile/jszx/uploadfile/200812/20081201020334181.rar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