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6种玉米赤霉醇类药物残留
目前国际上动物性食品中玉米赤霉醇残留仪器检测方法主要有液-质联用法和气-质联法法。本文建立了猪、牛、羊及鸡肌肉和肝脏、牛奶和鸡蛋等动物源性食品中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玉米赤霉烯酮等6种玉米赤霉醇类药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TSQ Quantum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配置有电喷雾电离源(ESI);Surveyor MS Pump液相色谱系统,包括Surveyor AS自动进样器。
标准品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玉米赤霉烯酮纯度均大于97 %。用甲醇溶解并配制成1.0 mg/mL标准储备液,再根据需要稀释成适当含量的混合标准工作液。其他试剂均为HPLC色谱纯。
1.2 样品制备
1.2.1 取样
称取约500 g动物肌肉、肝脏,完全切碎后,匀浆备用;取10枚鲜蛋,去壳,均质备用;取鲜牛奶500 mL,混匀备用
1.2.2 提取
试样5 g,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乙腈10 mL,涡旋混合1 min,离心10 min(5000 r/min),取上清液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两次提取液并移取15 mL于另一离心管中,氮气流下吹至小于1 mL(50 ℃),用3 mL 0.1 mol/L NaOH调节pH=11.0,离心5 min(5000 r/min),待净化。
1.2.3 净化
用MCX固相萃取柱进行SPE净化。依次用甲醇、水各2 mL活化固相萃取柱后,上样,抽干,然后用5 %甲酸甲醇溶液3 mL洗脱。收集洗脱液,洗脱液在下 N2流下吹干(50 ℃),残渣以20 %乙腈水溶液1.0 mL溶解,过0.45 μm滤膜,供LC/MS/MS法测定。
1.3 液相色谱及质谱条件
1.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Thermo Hypersil Gold (150 × 2.1 mm,5 μm);梯度洗脱见表1,其中A:水(0.1%甲酸);B:乙腈;流速:250 μL/min;进样量:10 μL。
表1 流动相梯度洗脱条件
Time(min) |
A(%) |
B(%) |
0 |
70 |
30 |
5 |
70 |
30 |
8 |
10 |
90 |
12 |
10 |
90 |
12.1 |
70 |
30 |
14 |
70 |
30 |
1.3.2 质谱条件
电喷雾电离源(ESI),负离子模式;选择反应监控(SRM)扫描模式,喷雾电压:3500 V;离子传输管温度:350 ℃;氮气作为鞘气和辅助气,其中鞘气为40 arb, 辅助气为8玉米赤霉烯酮 arb,氩气用作碰撞气, 碰撞压力为1.5 mTorr; 选择反应监测(SRM)离子对见表2。
表2. 6种玉米赤霉醇类药物的SRM质谱条件
|
药物名称 |
母离子 |
碎片离子(碰撞能量 V) |
1 |
α-玉米赤霉醇 |
321 |
277(24),303(24) |
2 |
β-玉米赤霉醇 |
321 |
277(24),303(24) |
3 |
α-玉米赤霉烯醇 |
319 |
205(22),275(24),301(26) |
4 |
β-玉米赤霉烯醇 |
319 |
205(22),275(24),301(26) |
5 |
玉米赤霉酮 |
319 |
205(22),275(24),301(26) |
6 |
玉米赤霉烯酮 |
317 |
175(26),273(20) |
注:下划线碎片离子为定量离子
2 结果与讨论
2.1 方法灵敏度 (定量限,LOQ):
本方法在猪、牛、羊及鸡肌肉和肝脏、牛奶和鸡蛋等动物源性食品中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 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限均可达到0.1 μg/kg,本方法在各肌肉组织、鸡蛋、牛奶中的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玉米赤霉烯酮的定量限为1.0 μg/kg。图2为得到的典型LC/MS/MS色谱图。
1. 玉米赤霉烯酮,2. α-玉米赤霉烯醇,3. β-玉米赤霉烯醇,4. 玉米赤霉酮,5. α-玉米赤霉醇,6. β-玉米赤霉醇
2.2 方法准确度:
本方法玉米赤霉醇类药物在猪、牛、羊及鸡肌肉和肝脏、牛奶和鸡蛋等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提取回收率均可达65 ~ 115 %。
3 结论
本方法建立了玉米赤霉醇类药物在猪、牛、羊及鸡肌肉和肝脏、牛奶和鸡蛋等动物源性食品中的LC/MS/MS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为:样品中的玉米赤霉醇类药物经乙腈提取,提取液在碱性条件下经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方法灵敏度、提取回收率、重现性等均满足国内外监控和检测要求。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