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法测定水的硬度
EDTA法测定硬度时,某些水样干扰严重,硬度不易测准。采用离子色谱法来测定硬度,可避免此类干扰。将水样经0.45μm微孔膜过滤后一次进样,同时测出水样中的钙、镁离子含量,然后换算成以碳酸钙表示的硬度,该方法的回收率在98.2%—10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4%-1.21%。
EDTA滴定法是GB5750-85[1]中指定的测定水中硬度的唯一方法。由于水污染的原因,EDTA法测定硬度时常因干扰因素多而难以准确滴定,改用离子色谱法[2]测定水中硬度,能有效避免,有机物干扰。并且不用考虑镁离子的影响,在镁含量过低时仍可直接测定。离子色谱法是分别测定水中钙、镁离子的质量浓度,然后换算成以CaCo3的表示的硬度。此法具有用量少、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
1试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DX-120型离子色谱仪(配有PeakNet色谱工作站),电导检测器;98%H2SO4(优级纯),Ca2 ,Mg2 国家标准溶液,去离子水。
1.2色谱条件
IonpacCSl2(4mm)阳离子分离柱及保护柱;淋洗液:c(H2SO4)=11mmol/L;流速:1mL/min;定量管规格:25μL;室温:25℃。
1.3标准工作曲线
取100mL容量瓶5只,质量浓度按镁2.0,4.0,6.0,8.0,10.0mg/L和钙2.0,5.0,10.0,15.0,20.0mg/L配成标准系列,分别进行测定,利用PeakNet软件采集试验数据并编制镁和钙的标准工作曲线。
1.4水样测定
水样经0.45μm微孔膜过滤后,用去离子水按一定比例稀释,然后直接进样测定。将测得钙、镁离子的质量浓度代入下式换算成以碳酸钙的质量浓度表示的硬度。
ρ=(ρ1/40.08 ρ2/24.31)×100.1
式中:ρ——硬度(以CaCo3计),mg/L;
ρ1——钙的质量浓度mg/L;
ρ2——镁的质量浓度,mg/L。
2结果与讨论
2.1线性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用范围浓度内各样品离子的浓度(Y)与峰面积响应值(X)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如表1示:
表1分析方法的线性关系
元素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
钙Y=4.315e-6X十0.05602R2=0.999968
镁Y=2.721e-6X十002360R2=0.999938
2.2精密度
按上述试验条件对其中一个水样测定5次,计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钙为0.94%,镁为1.21%。可见,精密度较好。
2.3回收率
选取有代表性的水样3个,加入一定量的钙、镁标准溶液,摇匀后进行测定,结果如表2:
表2水样加标回收率
元素质量浓度/(mg·L-1)加标量/(mg·L-1)加标后测定值/(mg·L-1)
回收率/%
钙5.49*5.0010.58101.8
2.175.007.1399.2
7.525.0012.4398.2
镁7.3594.0011.65101.5
5.814.009.89102.0
3.844.007.8199.5
注:带“*”的样为EDTA滴定法测定时有严重干扰的井水。
从表2可见,离子色谱法测定的水样加标回收率98.2%-102.0%之间,测定结果准确可*。
2.4离子色谱法与EDTA滴定法的比较
选择无干扰的水样用离子色谱法和EDTA滴定法同时进行测定,结果如表3:
表3对照试验结果
样号离子色谱法
ρ(CaCo3)/(mg·L-1)EDTA滴定法
ρ(CaCo3)/(mg·L-1)绝对误差
1106.8107.1-0.3
2174.3173.70.6
3379.9378.61.3
4215.2215.8-0.6
5113.4114.5-0.9
6137.3136.80.5
7161.7160.61.1
8203.2202.50.7
9148.2149.7-0.5
10118.5119.30.8
由表3可见,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可视为等效方法。在EDTA滴定法测定水样受干扰时,改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更为准确。
2.5多峰现象
试验发现,在镁的质量浓度大于等于5mg/L时,若水样pH值小于等于1.5,镁出现双峰(或驼峰)。但随镁的质量浓度降低,pH值可相应低一些。如当镁的质量浓度为2mg/L时,pH值降到1,仍不会出现双峰(或驼峰)。出现这种现象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一般情况下,水样不需要处理,但若是水样的pH值太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硬度时应考虑调节pH值。
(来源:现代科学仪器|http://www.ms17.cn
EDTA滴定法是GB5750-85[1]中指定的测定水中硬度的唯一方法。由于水污染的原因,EDTA法测定硬度时常因干扰因素多而难以准确滴定,改用离子色谱法[2]测定水中硬度,能有效避免,有机物干扰。并且不用考虑镁离子的影响,在镁含量过低时仍可直接测定。离子色谱法是分别测定水中钙、镁离子的质量浓度,然后换算成以CaCo3的表示的硬度。此法具有用量少、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
1试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DX-120型离子色谱仪(配有PeakNet色谱工作站),电导检测器;98%H2SO4(优级纯),Ca2 ,Mg2 国家标准溶液,去离子水。
1.2色谱条件
IonpacCSl2(4mm)阳离子分离柱及保护柱;淋洗液:c(H2SO4)=11mmol/L;流速:1mL/min;定量管规格:25μL;室温:25℃。
1.3标准工作曲线
取100mL容量瓶5只,质量浓度按镁2.0,4.0,6.0,8.0,10.0mg/L和钙2.0,5.0,10.0,15.0,20.0mg/L配成标准系列,分别进行测定,利用PeakNet软件采集试验数据并编制镁和钙的标准工作曲线。
1.4水样测定
水样经0.45μm微孔膜过滤后,用去离子水按一定比例稀释,然后直接进样测定。将测得钙、镁离子的质量浓度代入下式换算成以碳酸钙的质量浓度表示的硬度。
ρ=(ρ1/40.08 ρ2/24.31)×100.1
式中:ρ——硬度(以CaCo3计),mg/L;
ρ1——钙的质量浓度mg/L;
ρ2——镁的质量浓度,mg/L。
2结果与讨论
2.1线性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用范围浓度内各样品离子的浓度(Y)与峰面积响应值(X)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如表1示:
表1分析方法的线性关系
元素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
钙Y=4.315e-6X十0.05602R2=0.999968
镁Y=2.721e-6X十002360R2=0.999938
2.2精密度
按上述试验条件对其中一个水样测定5次,计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钙为0.94%,镁为1.21%。可见,精密度较好。
2.3回收率
选取有代表性的水样3个,加入一定量的钙、镁标准溶液,摇匀后进行测定,结果如表2:
表2水样加标回收率
元素质量浓度/(mg·L-1)加标量/(mg·L-1)加标后测定值/(mg·L-1)
回收率/%
钙5.49*5.0010.58101.8
2.175.007.1399.2
7.525.0012.4398.2
镁7.3594.0011.65101.5
5.814.009.89102.0
3.844.007.8199.5
注:带“*”的样为EDTA滴定法测定时有严重干扰的井水。
从表2可见,离子色谱法测定的水样加标回收率98.2%-102.0%之间,测定结果准确可*。
2.4离子色谱法与EDTA滴定法的比较
选择无干扰的水样用离子色谱法和EDTA滴定法同时进行测定,结果如表3:
表3对照试验结果
样号离子色谱法
ρ(CaCo3)/(mg·L-1)EDTA滴定法
ρ(CaCo3)/(mg·L-1)绝对误差
1106.8107.1-0.3
2174.3173.70.6
3379.9378.61.3
4215.2215.8-0.6
5113.4114.5-0.9
6137.3136.80.5
7161.7160.61.1
8203.2202.50.7
9148.2149.7-0.5
10118.5119.30.8
由表3可见,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可视为等效方法。在EDTA滴定法测定水样受干扰时,改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更为准确。
2.5多峰现象
试验发现,在镁的质量浓度大于等于5mg/L时,若水样pH值小于等于1.5,镁出现双峰(或驼峰)。但随镁的质量浓度降低,pH值可相应低一些。如当镁的质量浓度为2mg/L时,pH值降到1,仍不会出现双峰(或驼峰)。出现这种现象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一般情况下,水样不需要处理,但若是水样的pH值太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硬度时应考虑调节pH值。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