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和土壤中的矿物油的常用测量方法
红外吸收光度法
矿物油组分中 C —H 键的伸缩运动对红外区域某些特征波长辐射有吸收 ,故可根据红外辐射通过被测样品时在该特征波长处的吸收情况定量测定矿物油的含量。由于水和土壤对红外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所以当测量水中或土壤中矿物油的含量时 ,应先将矿物油转移至对红外辐射没有吸收的溶液中。红外吸收光度法已被确定为我国检测水中矿物油的国家标准方法[ 1 ] 。红外吸收光度法包括非色散红
外吸收光度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
非色散红外吸收光度法
由于矿物油中的直链烷烃和环烷烃类 C —H 键在波长
3 . 400μm 左右存在伸缩振动吸收带 ,因而利用可 3 . 400μm
左右的单一波长进行测定。该方法为美国 EPA 对土壤和水
中矿物油测量的标准方法[ 54 ,55 ] 。
早在 1975 年 ,Dille 等[ 56 ] 就建立了以该方法为基础的矿物油测试方法和水中矿物油监测装置。1976 年 , Iwamoto
等[ 57 ]也建立了以该方法为基础的水中矿物油浓度监测装置。1985 年 , Iwashita 等[ 58 ] 在 Iwamoto 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在其它液相 ,特别是水相中矿物油的监测装置 ,该装置包
括萃取装置、萃取溶液分离装置、非色散红外测油仪等。
2 [ 59 ]
1993 年 ,Lopez Avila 等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与该方法联用 ,研究了土壤中矿物油的测定。1998 年 ,冯建勋[ 60 ] 报道了以四氯化碳为萃取剂在 3 . 420μm 处检测水中微量矿物油。
1999 年 ,Wilks 等[ 61 ] 用自制的测油用非色散红外吸收仪检测土壤和水体中的矿物油和动植物油 ,结果令人满意。
非色散红外吸收光度法测量矿物油的优点是 ,仪器结构简单 ,测量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缺点是仅能检测矿物油中的直链烷烃或环烷烃 ,不能检测苯系物 ,从而影响了数据的代
表性 ,且萃取、分离等样品预处理工作较复杂。
日本 HOR IBA 公司生产的 OCMA 系列矿物油检测仪[ 62 ] 、美国 W IL KS 公司生产的 IN FRACAL 系列矿物油检
2
测仪[ 63 ] 、美国 HA TCH 公司生产的 HC 404 矿物油检测仪[ 64 ] 、中国佛山分析仪器厂生产的 FOMA 300 矿物油检测
2
2
仪[ 65 ] 、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 Oil 4000 红外油分分析仪[ 66 ] 等都采用了非色散红外吸收光度法。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 4 所示。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