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雾化旋流脱硫除尘技术得到成功应用
北京市自1998年开始实施控制大气污染的紧急措施,按照2002年颁布的《锅炉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自2003年1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第二时段标准。现有锅炉即使是大量配有麻石水膜除尘器的锅炉,外排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也很难达标。高效雾化旋流脱硫除尘技术,是在麻石水膜旋流脱硫除尘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后的技术,其主要设施,由构成主塔的旋流器、挡水器、文丘里管和副塔、外置脱水器、引风机以及絮凝分散剂加入装置、脱硫剂加入装置组成。
该技术使烟气4次通地过净化脱硫,从而确保排放烟气中二氧化硫、粉尘等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锅炉烟气,首先通过大大增加烟气与雾状脱硫液的接触面积,来增加二氧化硫的吸收量,被浸湿的烟尘通过相互碰撞形成颗粒状,随液流流向主塔底部。烟气和雾化状的脱硫液由切向进入主塔下部,并沿着塔壁旋转向上,烟气中的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向塔壁,随液流沿着塔壁流入主塔底部,并同时发生脱硫反应,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烟尘被初步净化。初步净化后的烟气,上升到第一层旋流器,通过高速旋转碰撞,不仅增加了脱硫反应的反应动力,而且进一步增加了碰撞动力,烟气被二次净化,经实测,二次净化后的烟气、二氧化硫、烟尘等各项污染物均都达标。二次净化后的烟气又继续上升到第二层旋流器,通过高速旋转碰撞,形成液、气、固三相混合反应层,烟气被再次净化,二氧化硫、烟尘浓度进一步降低,以确保总量控制。经多次净化后的烟气,经主塔上方的挡水器脱水,副塔外置脱水器脱水后,由引风机经烟囱达标排放。脱硫除尘后的废水,由主塔下部的排水口排出,与脱硫剂、絮凝分散剂、锅炉冲渣水一起,依次排入沉渣池、沉淀池、清水池的水,循环使用不外排。沉淀池中的渣外运制砖,整个工艺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
据专家介绍,北京邮电大学一台20t/h采暖炉烟气除尘工程总投资36万元,年增加的运行费用1.92万元,由此增加的采暖费为每建筑平米0.15~0.20元。一台20t/h采暖锅炉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0余吨,烟气达标排放,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废渣综合利用,整个工艺不产生“二次污染”,每年至少创造经济效益1.08万元。
该技术已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适应于老企业旧引风机不更换和各种质量的脱硫剂,适用于改造现有麻石水膜除尘器的各类大、中、小型锅炉、窑炉等的烟气脱硫除尘和新建的各种锅炉、窑炉等的烟气脱硫除尘,对同一台锅炉也能适应锅炉负荷的变化,能确保满足各种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并确保总量控制。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