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 热点新闻 »正文

小块头大智慧 VT5告诉你下代坦克什么样

2016-12-06点击:236


【核心介绍】尽管VT5在性能上与俄罗斯T14“阿玛塔”主战坦克没有可比性,但前者的开创意义却是后者无法相比的。(凤凰军事)凤凰军事 凤凰军评 11月8日11月1日的“凤观航展”中指出,亮相此次珠海航展的VT5轻型坦克首装尾舱式自动装弹机,并阐述了其重要意义。尽管V  

尽管VT5在性能上与俄罗斯T14“阿玛塔”主战坦克没有可比性,但前者的开创意义却是后者无法相比的。(凤凰军事)

凤凰军事 凤凰军评 11月8日

11月1日的“凤观航展”中指出,亮相此次珠海航展的VT5轻型坦克首装尾舱式自动装弹机,并阐述了其重要意义。尽管VT5在性能上与俄罗斯T14“阿玛塔”主战坦克没有可比性,但前者的开创意义却是后者无法相比的。事实上,我们从VT5与T14的对比上,即能看到中国在第四代坦克上即将取得的性能跨越,又能T14身上的“俄式死胡同”。

由上至下依次为德制RH-120-44型120MM滑膛炮、RH-120-55型120MM滑膛炮与德国早期设想的140MM滑膛炮,与之相比,德法新近联合推出的130MM滑膛炮要保守得多,相比之下,中国并不急于在坦克炮口径上寻求突破。(资料图)

纵观世界主要坦克国家,或早或晚都推出了大于等于130MM的新型坦克炮研发计划,但中国似乎并不着急推出口径大于125MM的坦克炮,而将精力投入到VT5的尾舱式自动装弹机上,这正是中国的智慧之处。俄式2A46型125MM滑膛炮相比德制RH-120-44型120MM滑膛炮,口径大5毫米,炮口动能大10%,但整体威力却仅有后者的75%,仅有美军制式的M256型的70%,德制RH-120-55的62%。相比之下,尽管中国通过增加穿甲弹弹芯长度、发射药动能、提升火炮制作工艺等手段,使99式主战坦克装备国产125MM炮的威力达到RH-120-44的105%,但已达到该型火炮技术框架内的威力极限。

图为已换装135MM滑膛炮进行试验的俄制“黑鹰”(T95)坦克,结合其尾舱式自动装弹机,该坦克具备大幅提升火力的潜力,但该方案最终输给华而不实的“阿玛塔”。(凤凰军事)

面对这种情况,俄罗斯曾计划为“阿玛塔”配备135毫米滑膛炮,但威力仅为RH-120-44的112%,最终因威力提升有限作罢。而中国并不急于在坦克炮口径上有所突破,而是借助尾舱式自动装弹,实现坦克炮弹药的整装化。冷战基础初期,美军在对俄式分装式3BM42型穿甲弹测试时发现,其相比德军DM13穿甲弹,发射药比后者多11.2%,弹丸质量多5.7%,炮口动能大11%,但弹芯长度比后者短21%,从而导致整体威力比后者小25%,只有使用贫铀弹芯时候,威力才勉强与DM13穿甲弹持平。而造成这种威力差距的,除了俄式穿甲弹弹芯材质差、发射药燃烧效率低,分装式弹药导致穿甲弹弹芯长度过短是主要原因。

乌克兰的T-84-120坦克(①)装备了北约制式的120MM火炮与尾舱式自动装弹机,整体威力与法制“勒克莱尔”坦克相当(②为尾舱式自动装弹机结构示意图,③尾舱式装弹机为属于“勒克莱尔”坦克,T-84-120的装弹机结构与其类似,④为俄制吊篮式自动装弹机)。(凤凰军事)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即使保留125MM口径,而将火炮弹药由分装式转变整装式,威力也将获得明显提升。乌克兰在研发T-84-120型坦克时,曾在早期研发了配备整装弹的125MM坦克炮,在未提升火炮制造工艺的前提下,相比传统125MM滑膛炮,穿甲弹装药量增加5%,弹芯长度增加20%,炮口动能增加7%,穿甲威力增加28%,整体性能基本与RH-44-120持平。日后只是出于出口的考虑,才将口径缩小到西方制式的120MM,但得益于火炮工艺的的改进,乌克兰制120MM火炮(50倍口径)的威力达到了RH-44-120的105%,与法制“勒克莱尔”主战坦克装备的52倍口径的CN-120-26型120MM滑膛炮相当。

中国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研发的89式反坦克炮上就已安装了尾舱式半自动装弹机(①红圈处),其具有的(②-红圈处)在自行火炮(83式榴弹炮-③-红圈处)上普遍存在的尾舱补弹窗,同样出现在了VT5坦克(④-红圈处)以及未能服役的俄罗斯“黑鹰”坦克的尾舱尾部(⑤-红圈处)。(凤凰军事)

对于中国而言,研发配备整装弹的坦克炮并不困难。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在论证第三代主战坦克火炮时,就有过120MM整装弹药滑膛炮方案,并最终演化为89式120毫米反坦克炮。相比同时期西方普遍采用的44倍口径120MM滑膛炮,89式120MM反坦克炮采用了50倍口径身管,结合接近900Mpa的自紧压力与3000毫米的自紧长度,以及高达538Mpa的膛压,使得89式反坦克炮与晚其6年服役的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的CN-12-26滑膛炮(52倍口径)威力相当。不仅如此,尽管89式反坦克炮已经配备了尾舱式自动装弹机,尽管为半自动式,但静止状态下已能达到14发/分的装填速度。

图为在本次珠海航展上展出的VT5坦克的尾舱上部泄压板,该结构进一步证实了该型坦克采用了尾舱式自动装弹机,结合此前89式反坦克炮的相关经验,中国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将可实现与“勒克莱尔”类似的射速(12发/分)与可靠性(故障率5‰)。(凤凰军事)

因此,中国研发125MM的整装弹药火炮并不困难,实现弹药整装化后,将相比最新型125MM火炮实现至少20%的威力提升,这已逼近甚至超越了法德联合研发的新型130MM滑膛炮(详见11月1日“凤观航展”),相比“阿玛塔”的2A82型125MM火炮,则将是领先一个时代的产品。如果中国下决心研发采用整装弹药的新型火炮,那么125MM只是一个数字,口径增加至130MM并无太大难度。至于尾舱式自动装弹机,89式反坦克炮实现了重型弹药的半自动装填,VT5实现了中型弹药全自动装填,两者最终将在中国的新一代主战坦克上结合,实现与“勒克莱尔”类似的射速(12发/分)与可靠性(故障率5‰)。

VT5的裙板相当厚实(①),风格上很接近“勒克莱尔”主战坦克(②),如果日后VT5采用类似石墨烯(③)的新型防弹材料,其作为轻型坦克具备的防御性能甚至将超越现役主战坦克。(凤凰军事)

除了尾舱式自动装弹机,此次亮相珠海的VT5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其浑身厚重的附加装甲了,尤其是其厚重的装甲裙板比同台展示的96B与VT4坦克的橡胶裙板厚重得多,颇有“勒克莱尔”的风格。目前复合装甲中填充的主要是以贫铀为代表的金属材料,以及“乔巴姆”为代表的非金属材料。相比这些传统材料,类似石墨烯这类新技术或许能为中国坦克带来防御上的革命。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目前石墨烯材料已被应用于轻型防护装甲,其相比凯夫拉等传统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加25%,定伸强度提升80%,耐高温提高至180℃,重量减轻10%-20%,抗冲击力提高30%。

俄制“阿玛塔”坦克外形科幻性能保守,类似的坦克并不适合中国。(资料图)

综上所述,类似“阿玛塔”那种外形科幻性能保守的坦克并不适合中国,中国的新一代坦克仍将维持3人体质,在形态上类似西方顶级3人坦克。新坦克立足尾舱式自动装弹机、整装式弹药、火炮与新型装甲,将在火力与防御能力上明显超越美俄欧现役主战坦克。(凤凰军事 凤凰军评 刘畅)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订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