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 热点新闻 »正文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与英国剑桥等签订协议

2017-09-11点击:190


【核心介绍】实验室动态2017年9月7日,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英国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马来西亚沙巴大学  
   实验室动态2017年9月7日,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英国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马来西亚沙巴大学自然灾害研究中心及中科院地质地球物理所就关于开展南海南沙海槽区深部结构探测OBS航次签署了国际合作协议。    地学界普遍的观点认为,在现今南海形成之前,华南陆缘以南存在一个“古南海”,该古南海在南沙海槽区向婆罗洲的俯冲引起了现今南海陆缘的伸展-裂离以及南海的海底扩张运动,最终向南漂移的南沙地块与婆罗洲发生碰撞,结束了南海的扩张,因此南沙海槽区记录了南海从“诞生”到“死亡”的信息,对其深部结构及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极为必要。    在国家海洋局“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的支持下,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将于2018-2019年间在南沙海槽开展深部结构探测OBS航次,并与英国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及马拉西亚沙巴大学自然灾害研究中心在之前的中马海洋合作共同平台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    在两天的交流中,中英马三方就航次的实施时间、站点与测线布设、投放与回收方式等技术细节进行商讨,并一致同意本次国际合作研究中中方将负责海上OBS航次的实施,英方负责陆地深部结构的探测,马方将负责帮助获取马来西亚政府的航次作业审批,在此基础上四方形成了国际合作协议,就航次的实施、各方的责任与义务、数据共享、后续合作研究等方面的细节达成一致。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方银霞研究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郝天珧研究员、马来西亚沙巴大学Felix Tongkul教授及英国剑桥大学Nicholas Rawlinson教授签署了该协议。    在未来的三年,中英马各方将在该国际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开展航次及航次后的合作,预计将首次获得从南沙海区至婆罗洲的深部地震数据,通过海陆的联合研究解答是否确实存在“古南海”俯冲、南沙地块和婆罗洲的碰撞机制及婆罗洲沙巴造山带的隆升等关键科学问题。    在访问中,英国剑桥大学Nicholas Rawlinson教授和马来西亚沙巴大学Felix Tongkul教授分别做了"东澳大利亚近代板内火山作用的起源--来自地震层析成像及动力学模拟的启示“和”马来西亚婆罗洲古南海岩层单元研究"的学术报告。    编辑点评    海底实验室目前希望围绕大陆边缘演化与环境效应、海底资源与成矿系统、探测技术与集成应用等三个研究方向,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海底科学前沿科研问题和国家重大科技需求方面做出新的贡献,将实验室打造为引领海底科学学科发展、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和开展合作交流的优秀平台。    (原标题: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与英国剑桥大学等签订国际航次合作协议) (来源: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网站)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订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