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总站2.3亿地表水采购大单揭晓 聚光科技等名列榜中
【核心介绍】本网视点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环
本网视点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减轻基层压力的现实需求,是加强数据应用共享、满足公众和社会需求的重要保障。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科学、客观、真实、准确,配备优化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十分必要。
具体如下:
据招标公告显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手工监测断面监测技术服务项目主要包括除新疆、西藏、青海和海南外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1854个手工监测断面(点位),并于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每月样品采集、保存、运输以及部分现场监测项目测试等任务。本次项目共计耗费中央财政资金23203.854928 万。
其中,水样采集项目包括河流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0项指标(即: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湖库点位《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0项指标(即:高锰酸盐指数等);具有入海控制功能的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0 项指标(即:氨氮、总磷、总氮、铜、锌等)。
现场监测项目也是主要建设部分。包括河流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4项指标水温、pH、溶解氧,另增测电导率;湖库点位《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4项指标水温、pH、溶解氧,另增测电导率、透明度;具有入海控制功能的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4项指标水温、pH、溶解氧,另增测电导率、盐度。
未来,环境监测总站将以国家地表水事权上收为契机,加快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1854个手工监测断面(点位)建设步伐,强化数据发布功能,构建监测数据管理、统计、分析体系,做到实时评价、实时预警和自动报警,并作为国家智慧环保大数据的一部分,为环境管理做好服务。 (来源:)
本网视点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减轻基层压力的现实需求,是加强数据应用共享、满足公众和社会需求的重要保障。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科学、客观、真实、准确,配备优化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十分必要。
具体如下:
包号 | 中标供应商名称 | 中标金额(元) |
包件1 | 上海莱博环境检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22,678,000.00 |
包件2 | 深圳市宇驰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2,539,600.00 |
包件3 | 上海莱博环境检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20,908,800.00 |
包件4 | 广州京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15,863,040.00 |
包件5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19,051,200.00 |
包件6 |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 20,262,300.00 |
包件7 | 科邦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 14,716,800.00 |
包件8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18,837,360.00 |
包件9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汉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18,068,945.28 |
包件10 | 深圳市宇驰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17,739,000.00 |
包件11 | 科邦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 18,273,600.00 |
包件12 | 河北华清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3,250,304.00 |
包件13 | 广州京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9,849,600.00 |
据招标公告显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手工监测断面监测技术服务项目主要包括除新疆、西藏、青海和海南外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1854个手工监测断面(点位),并于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每月样品采集、保存、运输以及部分现场监测项目测试等任务。本次项目共计耗费中央财政资金23203.854928 万。
其中,水样采集项目包括河流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0项指标(即: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湖库点位《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0项指标(即:高锰酸盐指数等);具有入海控制功能的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0 项指标(即:氨氮、总磷、总氮、铜、锌等)。
现场监测项目也是主要建设部分。包括河流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4项指标水温、pH、溶解氧,另增测电导率;湖库点位《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4项指标水温、pH、溶解氧,另增测电导率、透明度;具有入海控制功能的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4项指标水温、pH、溶解氧,另增测电导率、盐度。
未来,环境监测总站将以国家地表水事权上收为契机,加快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1854个手工监测断面(点位)建设步伐,强化数据发布功能,构建监测数据管理、统计、分析体系,做到实时评价、实时预警和自动报警,并作为国家智慧环保大数据的一部分,为环境管理做好服务。 (来源:)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订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