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建立环境监测机制 预报天气效果显著
【核心介绍】[db:简介]
【现代科学仪器网 前沿技术】导读:不久前,巴彦淖尔市政府副秘书长格日乐图打开“巴市决策气象微平台”浏览气象信息,一个山洪灾害的视频吸引了他的目光。视频中洪水奔流而下,险情严峻。通过确认,该视频是夜间由降雨引起小规模山洪灾害后,由公众监测员通过防灾减灾手机客户端软件实时拍摄上传的。格日乐图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救援工作,气象部门及时开展服务,当地的灾情得到有效控制。 发现灾害性天气及时上报,政府依灾迅速决策,这得益于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建立的“公众观测天气工作机制”。2015年7月,市气象局组建了以气象信息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手、志愿者、安华农业协保员等为主体的公众监测队伍,负责本地区易出现的冰雹、雷电、短时强降水、农田渍涝、山洪、霜冻等11种灾害性天气的观测和灾情的收集上报工作。 为使公众监测员掌握工作要领,市气象局对这支公众观测队伍进行了集中培训,建立了信息监测、信息上传、信息显示、资料应用、资料归档的全程化业务链条;为确保上传消息真实有效,市气象局将组织研发的“公众观测天气”手机客户端软件安装在通过认证的观测员的手机上,并编制公众监测天气和灾情现场报告规范、公众监测天气工作机制管理办法;为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气象工作的积极性,该局还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公众监测天气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以“部门为主、行业为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现代观测体系,扩大了灾害性天气监测覆盖范围,为做好当地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支撑。该机制自运行以来,共上传灾害性天气信息近700条,其中视频信息180余条、图片信息500余条。公众监测员上传的视频、图片、文字信息,为预报服务人员及时掌握各地的天气实况和灾情信息提供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其中的降雹和山洪实况信息,更是为当地气象部门开展预报预警和气象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同时通过对上传资料的深加工,也极大地丰富了对外服务产品内容,为气象部门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供了素材。 未来,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将逐步扩大观测队伍,通过选拔志愿者的方式,将目前主要在农村、牧区分布的观测队伍扩展至全市。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订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