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 热点新闻 »正文

中国质量大会圆满举办 多维度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2017-09-19点击:220


【核心介绍】本网视点9月15日——16日,第二届中国质量(上海)大会在沪圆满举办。专家云  
   本网视点9月15日——16日,第二届中国质量(上海)大会在沪圆满举办。专家云集四方,共同探讨国际质量发展趋势,力求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这场关于全球质量发展的国际会议,将广泛受益各行各业。一定程度上,仪器产业链参与者可从中寻求一些发展之道。
 
   近年来,我国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需求也受到高度关注,国家对能源利用、环境保护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经济发展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这些都为仪器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随之凸显的是,对于质量的需求上升至新的阶段。
   需求于此并不止于此,以工匠精神打造质量强国,并不是今天才开始。国家对高质量的需求可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开始的唐朝,华丽的丝绸、精制的瓷器、特色的茶叶等中国优质产品被带到国际市场。如今,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智造”为标签的产品更是遍及全球市场。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前,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是产品市场竞争的法宝。如何快速提升产品质量?如何高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如何切实保障产品质量的有效供给?在此过程中,质量意识是质量建设的核心,计量校准是质量的基础和保证,标准化践行是质量提升的关键。
   谈及质量,意识先行。如果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那质量意识就是企业生命的灵魂。 如何多维度铸造质量意识?无论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还是工作质量,归根结底都不能忽视“人才”的质量。让参与者提升质量意识,不失为打造高质量精品的有效途径之一。实际上,具体到一个品牌的崛起,意见领袖往往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董明珠的指导下,张瑞敏带人狠砸“问题”冰箱,“砸出”了千亿海尔。源于对质量细节的把控,海尔用沉痛的教训让员工铭记质量的重要性。
   在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计量校准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能源、生物、环境、微纳技术、医学、信息技术等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计量新领域,计量被提升至战略定位。计量检测作为质量铸造的一把核心武器,有望发展为传统仪器行业之外的新产业。
   标准建设是确保安全质量的重大基础性工程,没有完善的标准体系,安全质量就无法保证。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工信部以及环保部等多部门已制定、修改、废止相关标准逾千项。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健全标准化建设,加快自我监督和改革提升,达到符合市场规范的仪器生产能力。最终使得国产仪器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质量的提升。
   在资源紧张、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挑战日益加剧的大社会背景下,各国都希望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广泛应用,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始终把安全质量意识放在首位,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首要之义,也是一个持久之道。此外,还需加强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大学研究机构等紧密合作,不断完善硬件设施装备,重视可持续发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总体而言,多维度完善质量发展环境,是仪器企业产品质量提升的前提所在。 (来源:)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订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