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物流标准化实验室建设项目顺利过验
【核心介绍】实验室动态自动生产线上,配比不符合设计要求或非配方物料无法进入下一道生产环节;智能立体仓库中,货物存
实验室动态自动生产线上,配比不符合设计要求或非配方物料无法进入下一道生产环节;智能立体仓库中,货物存取自动管理、货位占位实时显示;运输途中,冷链物流货车当前位置、货箱温湿度、车门开关状态实时监控;智能货架上,陈列商品实时盘点,数量少于限值时自动报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可定位到具体消费者实现精准召回……在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物流标准化实验室中,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S1)和物联网技术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近日,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物流标准化实验室通过专家评审。该实验室着力打造高标准、全流程的演示和测试环境,推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S1)和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商贸服务物流等各类物流模式以及档案管理和重点零部件管理中的应用,并逐步扩大应用领域和范围,为推进河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示范、应用方案测试、标准研制及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基地,助推河北省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弯道超车”。 基于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时机日趋成熟,中国物联网产业面临巨大机遇。作为发展与布局起步较早的省份,河北省将物联网产业定位为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了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体系,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应用推广、平台建设取得较大突破,2015年全省物联网相关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 “尤其在我省比较发达的交通运输物流产业中,物联网技术已具备比较完善的发展体系结构。”该院院长苏永谦介绍,河北省要求把现代商贸物流业打造成重要支柱产业,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实现中央对河北“三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基于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S1)和物联网技术建设物流标准化实验室,既是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增强区域发展优势的需要。”苏永谦说。 实验室选取物流供应链典型节点,建有生产制造、自动分拣、智能仓储、在途运输、商业零售以及产品追溯展示区6个功能区,示范实现物品跟踪与追溯功能,同时建有多媒体区、科普长廊等辅助功能区,将面向政府、面向应用、面向科研、面向社会,实现4项建设目标。 形成面向政府的物联网应用演示示范中心。帮助政府、企业、社会全面了解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S1)和物联网在物流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应用推广。 形成面向应用的物联网技术方案测试中心。物联网技术作为新型技术,在生产、物流、零售、重点零部件管理、档案管理、溯源等领域的应用还不广泛,物联网应用方案如果在现场直接实施,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实验室可为企业提供前期测试环境,降低实施风险,协助形成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能物流等真实供应链系统,为企业提供RFID(射频识别)标签读取率、灵敏度等性能测试。 形成面向科研的标准研制、标准技术服务中心。提升河北省物流标准化研究水平,推动标准化技术改造传统物流业,助力河北省物流标准化、一体化建设。 形成面向社会的物流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为物联网、物流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培养物联网产业与技术高素质人才,为加快河北省物联网产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编辑点评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的支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加速,国内物流业已经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而信息化或者IT在物流领域领域中的建设已经逐渐得到重视。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建设的“催化剂”,只有走整合信息技术和信息数据之路,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进一步推动现代物流建设水平。现代物流的发展,直接刺激了新生事物的生长,物联网技术的出现,让现代物流业充满了挑战。 (原标题: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物流标准化实验室通过专家评审) (来源:质检总局)
实验室动态自动生产线上,配比不符合设计要求或非配方物料无法进入下一道生产环节;智能立体仓库中,货物存取自动管理、货位占位实时显示;运输途中,冷链物流货车当前位置、货箱温湿度、车门开关状态实时监控;智能货架上,陈列商品实时盘点,数量少于限值时自动报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可定位到具体消费者实现精准召回……在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物流标准化实验室中,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S1)和物联网技术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近日,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物流标准化实验室通过专家评审。该实验室着力打造高标准、全流程的演示和测试环境,推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S1)和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商贸服务物流等各类物流模式以及档案管理和重点零部件管理中的应用,并逐步扩大应用领域和范围,为推进河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示范、应用方案测试、标准研制及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基地,助推河北省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弯道超车”。 基于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时机日趋成熟,中国物联网产业面临巨大机遇。作为发展与布局起步较早的省份,河北省将物联网产业定位为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了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体系,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应用推广、平台建设取得较大突破,2015年全省物联网相关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 “尤其在我省比较发达的交通运输物流产业中,物联网技术已具备比较完善的发展体系结构。”该院院长苏永谦介绍,河北省要求把现代商贸物流业打造成重要支柱产业,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实现中央对河北“三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基于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S1)和物联网技术建设物流标准化实验室,既是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增强区域发展优势的需要。”苏永谦说。 实验室选取物流供应链典型节点,建有生产制造、自动分拣、智能仓储、在途运输、商业零售以及产品追溯展示区6个功能区,示范实现物品跟踪与追溯功能,同时建有多媒体区、科普长廊等辅助功能区,将面向政府、面向应用、面向科研、面向社会,实现4项建设目标。 形成面向政府的物联网应用演示示范中心。帮助政府、企业、社会全面了解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S1)和物联网在物流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应用推广。 形成面向应用的物联网技术方案测试中心。物联网技术作为新型技术,在生产、物流、零售、重点零部件管理、档案管理、溯源等领域的应用还不广泛,物联网应用方案如果在现场直接实施,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实验室可为企业提供前期测试环境,降低实施风险,协助形成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能物流等真实供应链系统,为企业提供RFID(射频识别)标签读取率、灵敏度等性能测试。 形成面向科研的标准研制、标准技术服务中心。提升河北省物流标准化研究水平,推动标准化技术改造传统物流业,助力河北省物流标准化、一体化建设。 形成面向社会的物流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为物联网、物流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培养物联网产业与技术高素质人才,为加快河北省物联网产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编辑点评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的支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加速,国内物流业已经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而信息化或者IT在物流领域领域中的建设已经逐渐得到重视。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建设的“催化剂”,只有走整合信息技术和信息数据之路,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进一步推动现代物流建设水平。现代物流的发展,直接刺激了新生事物的生长,物联网技术的出现,让现代物流业充满了挑战。 (原标题: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物流标准化实验室通过专家评审) (来源:质检总局)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订阅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