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工信部24个重点实验室名单新鲜出炉
【核心介绍】本网视点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科〔2014〕515号),工信部组织开展
本网视点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科〔2014〕515号),工信部组织开展了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认定工作。10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公布了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名单,共有24个重点实验室获得认定。
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要任务是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和重大工程建设,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性研究,探索人才培育、技术产业化的创新模式,解决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行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创新能力,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支撑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2017年认定的24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个,北京理工大学2个,哈尔滨工业大学3个,西北工业大学3个,哈尔滨工程大学2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个,南京理工大学3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1个,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2个,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1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1个。据悉,入选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也主要集中于各高校的重点优势学科领域。具体如下图:
继2015年首批25个和2016年28个获得认定后,2017年度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拟认定名单共有24个,三年累计达到77个。可见,国家实验室的规模优势不容小觑。我国在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时,应充分考虑大学及大型工业企业的需求及优势,有效凝聚和整合全国财物资源和科技资源,发挥其国家创新平台和经济增长引擎的功能。
入选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后,工信部还将对实验室进行年度考核,确定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并向社会公布;评估不合格的重点实验室撤销其重点实验室资格。对运行良好的重点实验室,将优先推荐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为目前我国最顶尖的科研平台,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不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未来,将继续推动各行各业重点实验室建设,集聚优势资源,推动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增长。
(来源:)
本网视点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科〔2014〕515号),工信部组织开展了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认定工作。10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公布了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名单,共有24个重点实验室获得认定。
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要任务是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和重大工程建设,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性研究,探索人才培育、技术产业化的创新模式,解决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行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创新能力,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支撑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2017年认定的24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个,北京理工大学2个,哈尔滨工业大学3个,西北工业大学3个,哈尔滨工程大学2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个,南京理工大学3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1个,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2个,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1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1个。据悉,入选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也主要集中于各高校的重点优势学科领域。具体如下图:
序号 | 实验室名称 | 依托单位 |
1 | 航空气动声学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 | 可视计算与人机智能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 | 临空信息系统先进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 | 伺服运动系统驱动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理工大学 |
5 | 信息智能处理与内容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理工大学 |
6 | 航空航天轴承技术及装备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 | 基因编辑系统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8 | 空天热物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9 | 工业设计与人机工效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西北工业大学 |
10 | 飞机电推进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西北工业大学 |
11 | 智能空天电子系统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西北工业大学 |
12 | 海洋信息获取与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3 | 极地装备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4 | 电磁频谱空间认知动态系统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5 | 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6 | 高速载运设施的无损检测监控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7 | 社会安全信息感知与系统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南京理工大学 |
18 | 电磁仿真与射频感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南京理工大学 |
19 | 先进金属与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南京理工大学 |
20 | 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与应用评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21 | 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预警与决策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22 | 工业大数据分析与集成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
23 | 物联网标准与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24 | 机器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检测与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
入选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后,工信部还将对实验室进行年度考核,确定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并向社会公布;评估不合格的重点实验室撤销其重点实验室资格。对运行良好的重点实验室,将优先推荐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为目前我国最顶尖的科研平台,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不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未来,将继续推动各行各业重点实验室建设,集聚优势资源,推动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增长。
(来源:)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订阅权威资讯